手机浏览中华陶瓷网2022-07-22 浏览数:
7月8日,位于醴陵左权镇永兴村石坑组的易家山窑址完成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即将进入出土文物室内修复整理阶段。根据目前考古工作情况,再次前推了醴陵烧造陶瓷的历史,证明早在东汉中晚期,醴陵生产生活用瓷和硬陶器就已经形成规模。
今年4月,醴陵窑管理所业务人员在对渌水流域进行窑址调查时,发现了这处窑址,随即,株洲市文物局组织市县两级考古业务人员对窑址周边开展考古调查。在永兴村调查面积3.6平方公里内,共发现17处窑业堆积,其中汉代窑业堆积10处,考古人员还采集了大量印纹硬陶片和青瓷片。这不仅填补了湘东地区早期青瓷窑址的空白,也为研究湖南陶瓷产业发展历史和长江中游汉晋时期窑业技术发展提供了新资料。
株洲市文旅广体局文物保护与考古科黄阳秋:基本上是以生活器品为主,这个地点隔转步古城直线距离只有1.2公里,通过水路隔渌江只有1.5公里 交通方便
窑址群密集,发掘的陶片和青瓷片都是东汉中后期典型的方格纹饰,同时周边交通便利,说明永兴村窑址群很可能在东汉时期是转步古城城外的重要制瓷窑场。据了解,2018年醴陵渌水支流铁河流域曾发现了五代时期的龙窑窑址,这次的考古发现,再次改写了醴陵陶瓷的历史。

(图片来源:玛缇瓷砖官网,侵删)
株洲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文国勋:这个窑址群的发现 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改写了醴陵烧造瓷器的历史,通过实物证明了醴陵早在东汉中晚期就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生活用瓷。
由此可见,醴陵烧造瓷器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接近两千年。而先后发现的东汉、五代、宋元、明清各时期窑址也让醴陵烧制瓷器历史发展脉络越来越明晰。
(文章来源:玛缇瓷砖官网,侵删)
本文二维码
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以上二维码,即可将本文发布到“朋友圈”中。
微信公众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华建材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实时掌握最新建材行业动态,了解最实用的建材产品知识。
7月4日,市委书记郑绍深入建陶基地就高安建陶产业稳定生产、巩固市场、转型升级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市领导万兰萍、习杰斌、艾显峰、王友丽陪同调研。 [详情]
返回品牌首页返回资讯动态首页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matistyle.co.chinaceram.cn/news/itemid-181943.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 中华陶瓷网
目前品牌在全国门店数量约为300-500家,并计划在空白区域继续招商
公司名称:广东玛缇陶瓷有限公司
加盟电话:***-830…获取联系电话
E-mail:matistyle@163.com
免费加盟热线: